当前位置:

【以城市见未来】从建设到运营,城市潮向迎来新方向?

来源:红网 作者: 编辑:李雅婷 2017-11-20 15:04:59
时刻新闻
—分享—

  城市发展的速度,永远不乏想象力。

  从一线到四线,从城市化到城镇化,中国城市在这十数年迸发了强大的竞争性。从城市产业的打造、城市功能的布局,到城市IP的争夺,城市气质的塑造,城市潮向从无序到有序,从建设到经营,已走向城市运营。

  中国城市的发展,正在成为经济变革背后的强力推手。一如湖南正在践行的城市升级与竞逐——在种种关于城市与未来的“试验”中,湖南正在探寻着一种全新的路径,以产业变革推动城市升级,以在中国经济版图上占据更强有力的标签与符号。

  在中国城市竞逐之战日渐白热化的当下,城市潮向从城市建设到城市运营的更迭,又会带来怎样的变局与挑战?而于湖南而言,时代的机遇又将在哪?

  城市竞逐,运营已成核心

  对于区域经济而言,城市,是决定经济实力强弱最重要的载体。

  正如《福布斯》中文版总编辑所言:“新一轮的城市竞争已经展开,各城市都在谋求适合自己的转型之路,抢占产业、创新、区位、政策的制高点。”

  北上广深四大城市之外,谁将入局替代谁?二线城市谁最强?关于城市之间的竞逐,早在看不见的战场硝烟弥漫。

  当下的中国,经济转型已然势在必行,许多推动经济增长的传统比较优势已经在逐步丧失甚至已消失。未来经济增长的动力在哪里?

  一些学者的思考是,只有城市才可以满足工业转型的需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着力于调整结构是中国经济通向未来的道路。而城市的发展,则可以有助于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与升级。

  “运营”,已成为城市竞争力的核心考量。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趋势和红利空间,以及地方发展对于资本和资源的需求,让城市运营商的出现成为必然。

  一种观点是,从城市IP角度去理解,“运营”意味着城市的发展已经走过了完全依靠政府资金和平台的老路,迈进了更多依靠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城市运营模式。只有坚持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吸纳社会资本投资、运营和服务于城市发展,才能形成现代城市品牌最大的包容力和竞争力格局。

  湖南机遇,城市运营背后的产业推手

  如果说,在中国声势浩大的城市竞逐里,如何提升城市竞争力已经成为事关下个十年城市站位的时代命题,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湖南将如何直面城市间的时代机遇?

  一种向度或许是,城市模本,经济结构,产业机遇。“通过标杆城市的建立与经济结构的升级,通过产业推动城市发展,或许是湖南目前的一种思路。”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政府官员说。

  事实上,作为湖南省会的长沙,已然在这一场的中国城市竞争中,被寄予厚望。就在11月1日,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传来喜讯,长沙从全球多个城市中脱颖而出,正式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成为中国首座获评世界“媒体艺术之都”称号的城市。

  而在此前两天,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院)与联合国人居署在10月30日,共同发布《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2017-2018:房价,改变城市世界》,长沙亦位列全球城市经济竞争力指数第71位。

  长沙,正试图在这场城市竞逐中,成为最有利的竞争者。

  作为发展迅猛的新兴经济体,中部地区在中国经济格局中的地位正日益凸显。这为长沙提供了最好的进化题材。在这里,高铁与地铁对接,空港与新港牵手,加上公路、铁路的相拥,长沙城市脊梁挺起,骨架伸展,血脉畅通,一个生机勃勃的新城在中部的版图上崛起。

  一个细节是,与过往以房地产推动城市扩张路径不同的是,长沙市政府将产业的发展与城市的升级放在了极为重要的地位之上。就在9月23日的湖南省产业发展现场推进会上,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胡衡华介绍说,“近些年,长沙培育壮大了新材料、工程机械、食品、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旅游、文化创意7大千亿产业集群,规模工业总产值突破万亿大关。”

  目前,长沙已出台《长沙智能制造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8年)》,在技术创新、政策体系、企业强基等方面打出“组合拳”。下一步,长沙将聚焦“智能制造”“军民融合”“小微两创”三个专项,更加突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创新生态、营商环境“四轮驱动”,全力推动“长沙制造”向“长沙创造”升级。

  “很显然,长沙宏大的产业计划将带来整个城市经济脉络流向的改变,产业与城市,将带来一种良性的互动与循环。”一位经济学界人士坦言,产业结构的调整,会带来城市发展的格局变化。“产业集群的成型,会使得城市的发展更加迅速;而城市的规划、运营和发展,则又可以反哺产业,更助于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与升级。”

  一种思考是,新型城市化和产城融合,需要的是对城市各类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和市场化分配,最终实现资源合理利用和高效利用,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的平衡。“城市运营的核心本质,是如何提升城市价值。”

  “如果我们要给城市运营商一个定义,那就是它必须是一个拥有城市全局视野的专业化企业,能以市场化手段进行城市资源优化配置和整合,能平衡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获得。”中建信和地产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金玉说。

  那么,产业、城市如何更好的融合?生产、生活、生态如何更好的调和?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如何更好的合力?

  而这,或许正是各个城市在接下来的发展中要接受拷问的命题,事关城市竞争在未来十年尘埃落定后的格局。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房产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