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房价突飞猛进,调控政策不断加码,依然没有退却中国人买房的热情。买房为什么?为恋爱、为结婚、为孩子上学、为养老、为投资……买房要什么?钱、户籍、婚姻状况等“资格”缺一不可。为了避税,夫妻突击离婚;为了筹钱,多少家庭一筹莫展。本是一处安身之所,但其属性的变化,折射出当今中国人传统观念的亲情、爱情、友情已出现偏差,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房子已经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
“户口簿上婚姻状况已经成了我和老伴争取和保护财产的障碍。”生活在北京的一对夫妇吴新存和梅艳艳为了房子,30年来折腾了四次,两次离婚两次复婚。“可以说,我们现在的婚姻关系与户口簿上的婚姻状况已没有关系了,民政局的记录只是为了我们买房子服务的一纸文书。”吴新存说。
生活在安徽省合肥市的李女士与丈夫拥有三套房产,儿子在上海某研究所工作,这样的生活已经让亲戚朋友羡慕不已,但她最近也犯起愁来。为了结婚,儿子提出在上海购置婚房,卖掉父母合肥房产的想法。一时间,老两口各种思绪涌上心头。一面是为养老积攒的资产,一面是儿子的婚姻大事,真是左右为难。朋友同事也在议论“真是有了媳妇忘了娘”。
近日,75岁的李奶奶被子女用轮椅推进了北京市一家公证处,此行的目的是将她名下仅有的一套住房分到三位子女名下。为了出具公证书,公证过程需要录像,当公证人员询问这一过程是否有违背本人意愿时,李奶奶忍不住痛哭:“是他们逼我来的。”在公证处,因为房子而引发的悲欢离合仍在不断上演。
在房子面前,有时婚姻、亲情、爱情都显得这样无奈。是中国人的住房需求扭曲了房价,还是被推高的房价扭曲了我们的价值观?显然,畸高的房价已经改变了一代人的爱情观、婚姻观、伦理亲情观,甚至影响着社会的公序良俗。
如今,多少家庭因为房子而走上法庭,多少有情人因为房子而分手,多少孩子因为房子输在起跑线上,多少亲情友情因为房子而淡漠……毋庸置疑,房子已经被贴上社会标签,成为衡量一个人身份地位、荣耀面子的象征。这种无处不在的影响力警示着我们,有些人被房子绑架的价值观已经跑偏了。
来源:新华网
编辑:孟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