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今年已惠及百万居民!城市更新持续加力,各地实践成果亮眼

来源:央广网 编辑:李雨沁 2025-08-15 10:04:07
时刻新闻
—分享—

近年来,城市更新作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受到国家及地方各级政策的大力支持。从老旧小区改造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从产业升级到基础设施完善,各地积极探索城市更新的多元模式,助力城市功能提升与人居环境改善。

政策助力,城市更新驶入“快车道”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及要“落实好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这也是继7月中旬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后,中央又一次对城市更新工作做出部署。

“城市更新是当下以及未来更长时间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中指研究院政策研究总监陈文静分析认为,城市更新相关内容由此前的“大力实施”到“加力实施”,再到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高质量开展”,提法上更加向质量和品质提升侧重。

今年5月,《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正式印发,其中强调要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和政策法规,并提出通过六项举措加强对城市更新的支撑保障,其中用地政策、金融政策较为关键。陈文静表示,后续相关内容将加快落地,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支持地方更好地探索适合当地且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吸引社会资本介入,为企业参与城市更新提供更多机会。

地方层面,各地也纷纷出台相关政策举措,积极响应国家号召。5月9日,北京发布《2025年北京市住房发展年度计划》,计划实施500个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完成老楼加装电梯600部,启动20万平方米危旧楼房改造任务,同时推动老旧小区物业服务覆盖300个老旧小区。8月7日,上海住房城乡建设管理消息,接下来将积极探索符合上海市实际的城市更新新模式新机制,制定《上海市城市更新行动方案(2026—2028年)》,2026年全面启动城中村整体改造项目。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各地下半年要持续在城市更新方面落实好有关工作,更好促进城市更新工作的推进,同时也要基于城市更新工作,研究高质量土地和好房子建设等工作。

加速落地,老旧街区与生态修复成效显著

在政策持续发力下,各地城市更新项目加速落地,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住建部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各地围绕完整社区建设,已建设便利店、家政服务网点、理发店、邮件快递服务设施等便民商业网点700多个,新增停车位2.47万个,建设公共活动场地和公共绿地71万平方米、社区公园233个,很多社区还建设了无障碍设施、智慧管理服务平台,安装了智能感知设施,惠及居民108.85万人。

在老旧街区改造方面,各地涌现出不少典型案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25年3月发布的第二批城市更新典型案例中,多个城市项目上榜。其中,重庆市江北区塔坪片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共涉及房屋44栋、单元72个、居民1487户、3227人。2021年起,江北区坚持“可持续运营”的渐进式城市更新理念,推动塔坪片区焕新为城市现代化发展多样化、治理精细化的三生新空间,“唤醒”老旧建筑,推动小区成为江北区热门的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新兴产业聚集地。

在城中村改造方面,广州城中村改造呈现多元化创新路径:花都区推出“房票+现房”安置模式,实现村民“即签即住”;增城区碧潭村采用“宅基地多户联建”模式,仅用1个多月完成用地批复到开工流程;南沙区坦尾村运用“空中造楼工厂”和智能机器人技术,打造智能建造示范项目;同时,广州创新实施跨区“用地腾挪”机制,将从化区开发指标置换至南沙区东瓜宇村项目,实现生态保护与土地盘活双赢。

此外,城市生态修复类项目也成效显著。北海市滨海国家湿地公园(冯家江流域)水环境治理工程项目采用PPP模式,因地制宜推动生态重建,拆除违章建筑,形成“地上绿毯”“水下森林”,促进水资源循环利用;同时构建智慧管控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智慧水务自动化管理,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了舒适、便捷的体验。

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称:“城市更新作为城市新的增长动力,具体到住房或房地产,就是要通过存量更新、品质提升,既能激发住房消费不断升级动力,同时也将房地产成为新市民扎根城市,新产业、新经济培育的载体,从而发挥房地产在内需中的积极作用。”

在陈文静看来,城市更新已经成为当下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内容,也是房地产领域的聚焦点,未来各项配套政策有望加速落地。

来源:央广网

编辑:李雨沁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房产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