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共享物业”:解锁老旧小区治理新模式

来源:中国建设报 编辑:黄怡萍 2025-08-25 10:03:21
时刻新闻
—分享—

“没人管”“管不好”,是老旧小区普遍面临的困境。尤其是一些老旧小区因规模小、管理成本高、居民购买服务意识不强,多处于无物业服务管理状态。为了让改造提升后的小区“保长效”,多地探索“共享物业”,解锁老旧小区治理新模式,提升服务管理水平,托起居民幸福生活。

片区整合精准服务

近日,在河北省邢台市红星东小区,物业维修师傅上门为居民刘先生修理了洗衣机。“机子进水管坏了。从外边找人,得预约,得花钱。给‘共享管家’打电话,师傅很快就到,还免维修费。”红星东小区建成近30年,只有10栋楼,长期缺失物业服务。随着老旧小区改造,去年年初有了“共享管家”。

“共享管家”即邢台市住房城乡建设局按照“物业打包管理”理念,以街道办事处为单位,将所有无物业管理的老旧小区组团,集中给一家物业服务企业实施管理服务,让相邻相近的老旧小区共享保洁、秩序维护、投诉维修等服务。目前,市城区共有640个老旧小区引入物业服务企业,物业服务覆盖率由44.7%提升至91.5%。

“根据居民需求,我们制定了每年100元到300元的收费标准,服务内容包括垃圾清运、技防设备增加监控等。除此之外,还根据居民需要推出‘菜单式’分级服务,大家‘按需下单’。”襄都区南羊市道社区在管物业服务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

“我们服务着红星街上的30多个老旧小区。”红星东小区物业服务企业相关负责人算了一笔账,零散的小区连成片后,企业就能整合人力、设备、物资等,统一调配客服、保洁、维修人员,最大程度摊薄成本,将物业服务费维持在居民可承受的水平。

连片运营造血反哺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鼓励支持街镇引入社会资本,探索相近相邻老旧小区物业服务“连片打包”“连片运营”。

以梓园社区为例,梓园社区与枫树岸、麻园湾社区联合引入物业服务企业,为红旗区二片、长岭大院共42栋老旧居民楼提供物业服务。“为了让物业服务企业‘留得住’,我们主动腾出30平方米的办公用房,对物业服务企业办公用水用电免费,确保企业能顺利开展各项服务。”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第一年,梓园社区提供过渡经费补贴,帮助物业服务企业起步。按照“政府补贴、物业投入、居民缴费、小区造血”的原则,社区合理统筹有关资金政策,利用惠民资金等提供经费补充保障,逐步过渡到物业服务企业自主运营。第二年,物业服务企业实现盈亏平衡。第三年,物业服务企业实现正常盈利。

通过资源整合、资产重组和更新改造等方式,梓园社区还完善了停车位、充电桩、充电柜等配套服务设施,激活老旧小区“造血功能”,增加公共收益。如今,物业服务企业每年从盈利部分抽出部分资金,反哺社区,注入小区公共设施维护监管账户,有效解决老旧小区维护资金短缺问题。

资源流动应急联动

福建省福州市大凰山社区地处老城区,老旧楼栋较多,福三新村、凤山苑、啤酒厂宿舍等老旧小区没有物业服务,300多户居民遇到小区楼道灯不亮、家中下水管道堵塞、家用电器损坏等,难以及时找到维修人员。

面对难题,大凰山社区在物业管理小区与老旧小区之间推行“共享物业”模式,打破相邻小区管理区域之间的“围墙”,通过共享物业管理资源,使老旧小区居民享受同等质量的服务。

“不同于‘物业打包管理’的市场化模式,我们在打破小区界限、整合周边资源的基础上,将相邻小区的物业服务力量纳入‘共享物业资源库’,社区可以在无物业管理或物业服务力量薄弱的小区遇到紧急情况时,快速调动专业人员和设备,提供及时帮助,让老旧小区共享保洁、秩序维护、投诉维修等服务资源。”社区工作人员介绍道。

比如,福三新村小区居民薛阿姨家门前的下水管道堵塞,导致污水倒灌,于是向社区发出紧急求助。社区迅速启动“共享物业”资源库,联动通知同社区的凤凰北新村物业服务人员赶到现场查看。清理污秽物、疏通管道、修复塌陷部位……当天,在“共享物业”服务人员等的配合下,管网堵塞问题得到解决。

“‘共享物业’模式的核心在于让专业力量流动起来,把‘小区专属’变成‘社区共有’,通过资源整合与共享,社区能够更高效地解决居民的实际问题。”相关负责人表示,社区将继续深化“共享物业”机制,并探索“居民点单—社区派单—志愿接单—群众评单”的闭环服务模式,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

来源:中国建设报

编辑:黄怡萍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房产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