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印发通知,进一步强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减少一般事故隐患,确保重大隐患动态清零,切实防范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通知提出,要加强施工现场预防机制建设。首先是发挥班组预防机制作用。每日开工前,班(组)长要根据工作内容,对当前施工作业中的隐患风险点进行预判,将当天工作任务、安全风险点、防范措施和注意事项及时传达到每名作业人员。其次是发挥项目安全预防机制作用。建设单位要对项目加强管理,组织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对施工现场可能出现的重大隐患要做出预判,建立治理清单,切实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施工单位要严格落实项目安全生产责任制,项目负责人对项目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根据每个项目特点,针对施工现场深基坑、高支模、起重机械等各项隐患,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最后是发挥监理单位安全预防机制作用。监理单位要制定有较强针对性的监理实施细则,要强化安全监理责任,加强与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沟通,建立有效的协调联动机制,及时发现整改安全隐患,确保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工作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要严格施工现场隐患排查治理。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要建立常态化巡查机制,严格落实安全员视频巡查制度、监理人员巡查制度等各项措施,确保施工现场安全隐患能够被及时发现并有效整改。对发现的一般隐患,要立行立改或限期整改,明确责任人,及时处理问题和隐患,确保整改到位;对排查发现的重大隐患,要建立台账,实行挂牌督办,要明确整改措施、资金、人员、时限等,逐一销号,确保重大隐患动态清零。
同时,还列举了按重大隐患处理的8类行为或情形,如塔式起重机械、施工升降机等关键部位未按规定进行定期维护保养;动火作业时未执行动火审批制度,作业时未保持安全距离,未配备消防器材,无专人监护;施工现场,易燃易爆材料未及时清理或分类存放,存放区域未与明火作业区保持安全距离等。
通知要求,各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深入分析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找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制定针对性措施,指导企业全面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提升安全管理水平。要严格落实各层级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围绕安全规范、标准、操作规程、风险辨识和应急处置等内容开展教育培训,全面提升全员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为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提供有力保障。
来源:中国建设报
编辑:吕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