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重庆:“居民需要什么就改造什么”

来源:中国建设报 编辑:吕周阳 2025-03-31 09:15:57
时刻新闻
—分享—

近年来,重庆市按照“居民需要什么就改造什么”的原则,积极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将“老房子”变“好房子”,真正改到居民“心坎上”。

建设施 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

重庆市政府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服务提升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老旧小区有21项基础类、18项完善类、25项提升类改造内容,居民可“菜单式”选择改造项目,切实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以无障碍设施建设为主体,修建‘一栈桥一环形步道一居民活动中心五电梯四口袋公园’”——红星亭坡小区的改造方案便是经过多次召开院坝会与居民共同商议出来的。小区居民最大的诉求,便是解决出行难问题。

为此,小区新建了无障碍坡道7处、无障碍折叠型通道1处,对梯坎狭窄坡度高、无法修建无障碍坡道的地方设置了3台爬楼机,方便居民出行,彻底打通小区所有的坡坎,真正实现了“无障碍到家门”。

南岸区团圆堡小区居民反映“停车难”,通过改造不仅在社区广场下新建了地下停车场,还建起一栋三层的机械停车楼。

巫山县二坪子小区针对居民诉求强烈的“房屋漏水”问题,实施了屋顶防水改造工程。“雨水管网也安好了,还有新增的健身设施和活动空间。”说起小区变化,在二坪子小区居住了10多年的谭先生难掩心中喜悦。

建机制 协同“横向到边”联动“纵向到底”

老旧小区改造,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民生工程,覆盖面广、涉及居民生活方方面面。

如何顺利开展该项工作?由重庆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员会牵头,一方面,“横向到边”与发展改革、财政等22个市级部门协同,细化老旧小区水电气信、生活垃圾分类、物业管理、停车、无障碍等各类配套服务设施改造清单;

另一方面,“纵向到底”上下联动,以年度改造项目清单为基础,组织各区县自下而上逐个对接项目和改造事项,项目化、清单化、事项化落实落地。

云阳县开发专门APP,居民可通过APP全过程参与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前期规划、过程实施和后期管理,在线看公示、读政策、提意见等,解决传统院坝会到不了、到不齐、听不清、听不全的难题。该APP投入使用以后,居民对老旧小区改造的支持率由原来的40%提升至95%。

永川区秉承“设计引领、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整体提升”理念,将零散小区整合成片区统筹推进改造,推动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着力解决“一老一小”、电梯等服务供给不足问题,并引入社区商业业态,构建生活圈。

建家园 统筹推动小区服务提升

老旧小区改造,要让居民真真切切有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还需要进一步推动“服务升级”。

重庆以党建引领老旧小区改造,改造500余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完善专业物业服务、居民自治等长效机制。渝中、九龙坡、大渡口等区结合老旧小区改造,积极探索“党建+物业”管理模式,形成社区党委领导下的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社区物业服务中心联动机制,有效提升社区治理效能。

江北区北仓塔坪片区按照“三治两升一导入”总体思路,发动居民从“站着看”到“跟着干”,通过改造焕活社区闲置资源,让紧邻观音桥商圈的13万平方米“老破小”焕然一新,1500户居民受益,吸引150余家市场主体入驻,创造600个就业岗位,拉动社会投入6000万元。

与此同时,重庆还重点支持三峡库区移民小区改造提升,优先靠前安排改造项目计划,市级予以政策资金重点倾斜,已实施改造3000万平方米。

万州区枇杷坪富祥小区,是一个有17栋楼、1300多户居民的老移民小区,曾经乱搭乱建现象突出、车辆停放无序、游摊占道经营。经过老旧小区改造,这里面貌焕然一新:沥青路面平整、停车位整齐划一、各类绿植生机盎然、文体健身设施完善,还进行了无障碍和适老化改造,将小区打造成为全龄友好“移民新家园”。“哪哪都满意!”小区居民每每提起改造都会夸赞。

重庆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全市计划新开工改造老旧小区超过1227个,将加大对“一老一小”等重点人群关注力度,为群众创造更加安全宜居的生活环境,力争改出更多高品质多元化创业、消费、生活新场景,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新样板。

来源:中国建设报

编辑:吕周阳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房产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