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长沙:湘江新区又一片区迎来机遇
2021-05-14 09:26:14 字号:

长沙:湘江新区又一片区迎来机遇

5月10日,湘潭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对外公示了《湘江湾北片区(潭州大道及长株潭轨道西环线两厢)控制性详细规划整合提升纲要》。这也意味着,湘潭经开区(九华)作为湘潭融城的重点片区,有了新的开发建设依据。根据公示内容,未来湘江湾北片区将被打造为科教智创示范高地、文旅宜居幸福湾区。

以“一湾”为带,构建湘潭滨江新城概念

本次规划范围为潭州大道及长株潭轨道西环线两厢至湘江滨江区域。南至湘黔铁路,西至莲城大道—金井路—银盖路,北至长潭边界,东至湘江,总用地面积63.38平方公里。

从这次规划纲要的内容来看,将紧抓湘潭北上战略机遇,以“一湾”为带,构建湘潭滨江新城概念,形成“九华+鹤岭+昭山”一体两翼的北部新城空间结构,引导区域高端设施、重大项目向新城集聚,形成“一湾引领、双城驱动、一片整合”的城市新格局,快速提升湘潭城市能量和北进动能。

产业方面,延续九华原有的“东城西园”基本格局,构建“大智造+大服务”布局结构,即西园作为湘江新区战略性创新产业和智能制造的核心承载地,东城作为科教创新和创业宜居的服务新高地。

具体来说,在湘潭理工学院西侧为园区补足创新孵化、产学研基地,做实湘江西岸科创走廊上的自主创新策源地;利用湘江北湾高铁区位优势和兴隆湖优质的滨湖滨江生态本底,植入商务办公、新兴商业、创新创客、医疗健康和运动休闲等功能业态,打造湘潭新城中心。

另外,在工业园区的东侧,布局工业产品设计及展示平台服务工业园区;围绕万楼建设湘潭市五馆一中心文化街区,打造湖南省世界级红色文旅目的地的旅游服务基地。

新城中心集商务、医疗、休闲于一体

从布局来看,将利用湘江湾南北两湾的独特地理优势,在北湾打造新城中心。利用湘潭北湾的湾区优势,打造集高铁商务办公、兴隆湖创新创客、滨江新兴商业、医疗健康、运动主题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城中心,作为湘潭城市副中心,实现南北双城驱动的城市格局。

另一方面,将结合大服务功能的植入,在东城沿潭州大道两厢从北至南形成长株潭融城、兴隆湖综合服务、产城融合示范、万楼文旅服务四大功能片区。各大片区采用“核心引领、簇群发展”的布局手法,形成多个功能互补、特色鲜明的片区公共服务聚集核。

这次公示还透露,将重点对潭州大道两厢用地进行规划,打造湘潭向北融城走廊、智能制造和科技创新展示窗口,将潭州大道园区主干路转变成一条功能多元、科创文旅为一体的现代经济产业综合服务带,从北往南沿线布局七个功能区段,划分六个风貌区段。

远景考虑规划一些过江通道

交通方面,在长潭西高速—莲城大道、潭州大道、沿江北路—潇湘大道的基础上,规划伏林大道—黄桥大道、响水大道—望雷大道、银盖路—白庭路,加快与长沙湘江新区的融合。同时,规划新增白云大桥、鹅洲大桥加强两岸互联互通,远景考虑规划暮华隧道、九华湾隧道、学府路隧道、护潭路隧道等过江通道,强化一江两岸的联系。

片区对内将通过南北环路,完善支路网,缩短绕行距离。拉通兴隆路、金井路、银盖路北环,莲城大道、伏林路、湖滨路南环,快速达到吉利路和学府路立交。远期将对九昭路、东风路、开源路、北二环路四处交叉口进行立体化改造,疏通东西交通。

此外,公示还透露将在现有规划基础上,梳理生态廊道。在九华片区层面形成“一带两廊五楔五园”的生态网络结构,在规划区形成“一带串三园,一廊通南北,五楔通湘江”的生态网络体系。

按照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标准(人均公园绿地12平米以上),通过增补兴隆湖、富力体育以及生态廊道等公园绿地,弥补原规划绿地指标偏低的问题。


现阶段规划纲要正在公示并征求意见,公示期为2021年5月10日至2021年6月10日。

在此期间,市民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可以书面或电子邮件的形式反馈至市政务服务中心C区投资项目1号受理窗口(联系电话:52817094)或湘潭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518办公室(地址:湘潭市雨湖区北二环中路6号,联系电话:58614100,联系邮箱:59520192@qq.com),并留下本人姓名和联系电话,或将意见和建议直接填写在留言框内。

来源:潇湘晨报

作者:罗雅琪

编辑:李雨沁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