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改扩建项目效果图。
“长沙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改扩建项目,即将完成EPC工程总承包招标挂网,预计12月破土动工。”10月26日,在位于开福区捞刀河镇高源村的长沙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长沙市第一医院北院)改扩建项目基地,长沙市第一医院基建办主任王志勇对记者说。
建设期间,为确保现有救治中心正常运转,改扩建项目将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分两期进行。第一期预计2023年中下旬竣工验收,第二期预计2025年完工。
基地实战演练,助推项目建设思路更为科学
王志勇介绍,今年7月,“德尔塔”疫情突袭,在救治中心改扩建项目基地,没想到“未成曲调先出声”,打了一场实战演练,这为后期建设提供了更为科学的思路。
为快速推动全市核酸检测提速扩面,7月30日,医院接到指令,需在全市选址建设应对疫情的核酸检测移动方舱实验室。考虑到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周边都是山体,离居民区较远,医院建议选址在该中心院内建设。征得同意后,于当晚紧急部署建设任务。
按总体安排,现场计划布置8台方舱实验室,需建设500平方米的配套用房,主要用于冷库、仓储、办公、卫生淋浴、休息等。整个布局需符合新冠肺炎院感流线,洁污分区,避免交叉感染。随后,医院与方舱实验室工作人员连夜加班,共同敲定现场平面布置图。
“方舱实验室的水电配套,是重中之重。”王志勇说,8台方舱实验室加上配套用房的空调、照明等,用电负荷很大,而现场不具备这个条件。在上级协调下,医院与供电部门沟通,新装了800千伏安变压器。经过26小时的全力攻坚,工地完成了需要一个月才能完成的增容工作,增加800千伏安变压器一台,铺设10千伏高压电缆线360米。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方舱实验室污水处理也是难点,医废污水中可能携带病毒,造成二次感染。为解决这一难题,院领导经请示,最终将方舱实验室区域的污水接入救治中心原有污水处理厂内,施工铺设污水管道近200米。
“施工期间正值三伏天,气温在37℃以上,工人们顶着烈日干,每日挥汗如雨。”王志勇说。最终,现场完成6台(其余两台调配到县市)移动方舱实验室所有配套设施建设,让全市医疗检测机构单日单管最大检测能力达6万份,检测人次达60万。
“平战结合”运行,更能满足新时期疫情防控需要
站在方舱实验室门外,记者“成为”检验科的医务人员,模拟了一番核酸样本的检测流程。在样本接收区,医务人员将保存着采样管的保温箱进行消毒、登记,通过传递窗将样本送入实验室。保温箱被打开后,先进行排管,再将每管信息录入系统。明确信息后,进入核酸提取环节。扫码、开盖、分装、分杯……核酸提取的工序由自动化仪器包办,核酸样本以96管为一组进行提取,只需15分钟就可完成。经过提取的核酸样本将和检测试剂混合在一起,被送入PCR扩增室。检测仪器完成最后一个环节,分析出具检测结果。
“方舱实验室自动化程度高,样本开盖、核酸提取和加样都是仪器自动化完成,能大大提高检测效率,最快4个小时可出结果。”长沙市第一医院检验科副主任姚涛介绍,同样检测1万份样本,相比目前大多数医院的核酸检测实验室,可节约人力10余人。每个方舱实验室一天可检测1万份样本,如果按照10混1的采样方法,每天可检测10万人次。
“自从2020年收治新冠肺炎病人以来,原有建筑暴露出病房布局不合理、传染病救治床位不足、实验室平台支撑不够等短板,因此亟需改扩建。”王志勇说,改扩建后,采取“平战结合”运行模式。
改扩建项目基地分为东侧传染病区和西侧的综合病区,东侧又分为传染楼和独立的应急发热门诊楼。将应急发热门诊楼置于最东侧,保证了烈性传染源的有效控制。中间主体建筑为传染楼,传染楼北侧塔楼为呼吸道传染楼,南侧为非呼吸道传染楼。综合院区设在西侧,主体建筑为一栋综合医疗楼,在疫情暴发时,其北侧停车场用地可用来建设应急方舱医院。
改扩建项目规划总床位1000张,分两期进行
记者了解到,长沙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改扩建项目总用地面积11.1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4.6万平方米,其中地上9.53万平方米、地下5.07万平方米,规划总床位1000张。建设总造价约12.2亿元,由市财政资金保障。为确保建设期间,现有救治中心正常运转,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分两期进行。
一期项目建设传染楼和应急发热门诊楼,规划床位600张,建筑面积约9.2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5.83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3.37万平方米,预计2023年中下旬竣工验收。
二期项目建设综合医疗楼,按“大专科、小综合”建设以肿瘤放化疗为核心,呼吸、慢病、康复等多学科相互合作支撑,规划床位400张,建筑面积约5.4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3.7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预计2025年完工。同时,北侧预留20000平方米(30亩)空地为方舱医院用地,战时可以迅速扩展床位600张。
一期传染病区,平时主要承担传染病隔离救治任务;二期综合院区,则以肿瘤放疗为核心,解决居民就医难题。同时,一二期项目医护力量相互合作,不断提升长沙乃至全省的临床诊治能力,尤其是重症救治能力,以充分满足重大疫情传染病重症救治的需求。当重大疫情来临时,中心可快速转换为定点救治医院,承担全省重大传染病隔离救治任务。
项目名片
长沙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改扩建项目位于开福区捞刀河镇高源村,总用地面积11.1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4.6万平方米,规划总床位1000张。
2020年初,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长沙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作为省市唯一定点救治医院,58天累计收治确诊病例239名,治愈率达99.26%,取得阶段性胜利。
为更好地提升公共卫生救治能力,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将长沙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改扩建项目纳入长沙市“十四五”重大项目投资计划和重点民生工程。
对话
提升防控能力 确保群众健康
(对话人:长沙市第一医院院长刘激扬)
问:长沙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改扩建项目有何战略意义?
答:这是一个全市的重点民生工程,项目集重大急性传染病隔离救治、援助指导、人员培训、科研教学等功能于一体,立足长沙,面向全省、辐射周边,着力构建反应灵敏、运转协调、持续高水平发展的国家传染病区域医疗中心。同时,该项目是长沙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进程中的一件大好事、大实事,在应对重大疫情挑战、提升“健康长沙”建设水平方面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问:改扩建后的长沙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其功能定位、运行模式是怎样的?
答:改扩建后的长沙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其功能定位是,建成国家传染病区域医疗中心,承担重大传染病疫情救治任务。改扩建后,采取“平战结合、医防结合、医教结合”的运行模式。
问:改扩建后,对长沙市乃至全省人民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
答:长沙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的建设,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和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改扩建项目建成后,能更好地提升省会城市传染病防控能力,推进全省公共卫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确保湖南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杨蔚然
编辑:李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