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湘农桥社区二区9栋主体封顶。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周游 通讯员 高兴 摄影报道
长沙晚报5月12日讯(全媒体记者 周游 通讯员 高兴)12日,位于雨花区侯家塘街道的湘农桥社区二区9栋主体封顶,这是长沙市首个危房拆除重建全过程代办代建项目,预计今年7月建成交付。
27项打包服务助50年老楼新生
作为长沙市首个危房拆除重建全过程代办代建项目,湘农桥社区二区9栋始建于1975年,历经半个世纪风雨侵蚀,墙体开裂、地基沉降等问题日益严重,2024年经专业机构鉴定为C级危房,24户居民常年生活在安全隐患中。“房子外墙砖体裸露,一下雨就渗水,晚上睡觉都不踏实。”居民代表戎宪鸣回忆道。在雨花区人居环境局指导下,居民们通过“自筹为主、政府补贴”模式,以每平方米2006元自筹资金加上1050元/平方米的政府奖补,实现了“原址、原面积、原高度、原使用性质”的重建目标。
与传统危房改造不同,该项目首创“全过程代办代建”服务体系。从户型设计到施工管理,从奖补申领到产权办理,中铁城建集团为居民量身定制27项“打包式”解决方案,涵盖工程报批、材料采购、质量监理等全流程。“我们不用跑部门、不用管施工,连装修材料都是和邻居们一起选的。”居民周伟指着封顶的新楼说,82平方米和112平方米两种户型均采用绿色建材,首层防潮设计、屋面坡顶排水系统及适老化设施,让居民真切感受到“安居更宜居”。
政企协同跑出建设“加速度”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居民通过民主选举成立5人危房重建业委会,全程参与资金监管、施工单位遴选等关键环节。“每一笔资金使用都公示,每一项决策都投票。”业委会主任戎宪鸣介绍,从2024年5月全体居民签字同意重建,到11月23日危房拆除,再到今年2月正式动工,社区、街道和代建单位通过多次议事会、数十轮入户沟通,最终实现“零纠纷”推进。这种“居民自治+专业代建”模式,不仅破解了资金筹措难题,更让居民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
为确保项目高效实施,雨花区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资规分局开辟审批“绿色通道”,住建局全程质量监管,人居环境局统筹奖补资金,施工单位整合设计、施工、监理资源,实行挂图作战。项目经理刘威表示,通过优化工序衔接,主体结构施工如期完成,为今年7月如期交付奠定了坚实基础。
封顶当天,24户居民代表受邀实地探访房屋空间、验收建筑材料、对照设计图纸、了解施工工艺,大家纷纷拿出手机合影留念、自拍视频表达喜悦之情,畅谈对新居的向往。
来源:长沙晚报
编辑:甘伟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