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四成老人自认是负担 中国式养老困局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 编辑:曹文飞 实习生:邹双 2013-10-16 09:46:55
时刻新闻
—分享—

  一些老人之所以产生自我“检讨”,不外乎两点原因,一来他们年老体弱,失去了挣钱能力,吃穿用乃至看病皆需儿女孝敬,感觉过意不去,给孩子添麻烦了;二来有些做子女的不孝顺,对父母不恭不敬、不孝不顺,时不时流出嫌弃之意,甚至虐待老人,老人困苦无奈之下备感自己是子女的累赘。

  需要告诉那些认为自己是家庭负担的老人,切莫再有这种想法。一方面你们不是负担。另一方面,即便是负担,也可以理直气壮地要求子女赡养,这是权利。子女赡养老人,是法定义务,《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当然,时代在变,养儿防老并不可靠。国家有责任让每个公民晚年有保障、有尊严,特别是那些农村老人,他们的子女谋生艰难,养老能力薄弱,政府就应该伸出援手。此外,还可以从制度设计上激发民众的养老热情,像美国政府,一直致力于通过减免税务鼓励纳税人赡养父母。这可为我们所借鉴。

  子女不孝和被社会边缘化

  首先看家庭,我们要知道,靠子女供养者,如果自认是经济上的负担,也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子女家庭不富足,或子女不够孝心,哪怕经济再富足也舍不得在父母身上多花一点钱。看到子女供养不容易或不情愿供养,老人心里自然有了“负担”。至于那些靠养老金供养的老人,如果和儿女住在一起,而儿女又不情愿照顾老人,或对老人的衰老迟钝产生嫌烦,虽然子女照顾老人是应尽的义务,可历来处处为子女考虑的中国父母,心里有了“负担”也在情理之中。

  再来看社会。我们的社会还没有为“老龄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其实,我们无法指望老年人完全融入主流社会,毕竟并不是每个人都是杨振宁,并不是每个人都是超级富豪或退休政治家,他们可以退而不休,即使退休了,依然受到主流社会的欢迎,甚至依然受到主流社会“年轻人”(相对老年人而言)的崇拜。现实社会是,老年人往往被社会屏蔽或边缘化:老年人想再读大学,会被别人不理解;老年人想参加选秀节目,会被人看作老不正经;老年人失去老伴后想再结婚,会被子女斥为“荒唐”。如此现实背景下,大多老年人一退休,就意味着退出“社会”,似乎主流社会并不属于他们,老年人能不自觉“多余”、能不自认“负担”吗?

  须走制度创新之路

  破解养老难题不能总是埋怨“人多、钱紧、资源少”,而需要着眼于上述特点,走一条推动“中国式养老”健康发展的创新之路。一方面,要创新思维和观念,针对“人多、钱紧、资源少”的矛盾进行规划和设计,利用现有各种资源和优势进行整合和延伸,从而把养老工作做深、做细、做实。绝不能脱离这个实际,去走“空想”和“务虚”路线,最终好高骛远,不切实际。

  而最主要的就是创新制度和方法,建立公办、市场、居家“三位一体”的养老模式。比如,既然公立养老机构少、私立养老机构贵,能不能鼓励社区多开办一些类似幼儿园、托儿所的“托老所”?很多老人并不愿意去养老院,但平时子女不在身边或者上班,白天无法照料,如果老人像幼儿时上幼儿园一样,白天托管在“托老所”,既实现了养老社区化,又降低了养老的成本。此外,是不是还可以创新和推出“养老师”这一行业?通过培训和资格认证,让“养老师”负责社区中多个老人的托管,每天定时定点巡视,帮助老人处理简单事务,提供健康咨询、保健和饮食服务等,实现高质量的“居家养老”。“养老师”不同于普通意义上的“保姆”,是一种保障养老的专业人员,有了这样一支队伍,不仅能够扩大就业,而且能够解决部分养老难题。

  最后,解决养老难题,还需要走多元化、优惠化的道路,对从事养老的单位、企业乃至个人,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和优惠,盘活社会各种养老资源,把养老做成一种产业、一种市场化的服务、一种老有所养的社会环境,让养老业发达兴旺起来,才能摆脱养老面临的诸多困境。否则,不去务实性地抓养老的基础性工作,不去动员社会各种力量发展壮大养老事业,却总在打多收养老金的主意,或者总是抱怨“人多、钱紧、资源少”,显然,这种思维和观念是没有跟上时代发展节奏,还在怨天尤人,甚至是在破解养老难题上的“不求甚解”。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房产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