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地产将首当其冲
“规范同业业务对于平台、地产业务融资的影响首当其冲”,某股份制商业银行同业部人士介绍,“因为同业业务主要集中在平台和地产业务方面,一方面不符合表内信贷的要求只能通过表外融资进行,另一方面又只有它们能够承受较高的利率”。
浦发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分析师曹阳认为,非标业务受控后,原有融资主体的再融资压力可能较大,这既增加信用事件爆发的风险,也增加经济下行压力。
曹阳表示,尽管在“堵偏门、开正门”的原则下,信用产品扩容会抵补部分非标融资量下滑,但标债与非标融资主体的资质并不匹配,这加大了融资工具转换时资金对接的难度。就地方融资平台来说,国务院5月20日发布《关于2014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的意见》指出未来将建立以政府债券为主体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剥离融资平台公司政府融资职能,发改委棚户区改造也将以项目债形式发行,这显示中央并不认可地方的“再杠杆”,也使目前以地方政府隐性担保形式存在的城投债存在边缘化风险,续、展融资较困难。
他认为,就房地产行业而言,银行信贷、预售款等融资渠道的增速仍趋下降,非标融资渠道收缩难以通过其他方式得到抵补,资金链断裂风险上升。那么即使不考虑信用产品的扩容,各主体信用风险溢价也将提高。
尚未形成系统性风险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认为,地方融资平台局部地区的局部项目存在风险的可能性完全存在,但尚无系统性风险。
房地产方面,曾刚认为,银行现有的房地产开发贷款的余额在银行贷款里面占比不算太高,再加上这些贷款多半都是有抵押的,如果价格不是大幅下滑的情况下,比信用贷款风险小。
“就算价格下跌,还有抵押物。比起信用贷款风险要小得多。考虑到抵押物和余额,系统性风险不太可能爆发。按揭贷款风险更小,中国人买房首付多,房价下跌引起断供的可能性很小。但不否认局部地区存在房地产过度开发,可能出现风险暴露,这些都很正常。但潜在风险也值得银行关注,因为抵押物作为银行重要的风险控制保证手段,价格波动对银行实际风险也会有影响。”曾刚说。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余永定此前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也指出,房地产价格暴跌冲击金融体系的第一个环节是银行按揭抵押贷款和房地产开发贷款。尽管房地产业贷款在银行贷款中的占比为20%左右,但如果房地产价格下跌,和房地产相关的企业出现问题,相关贷款也会出问题。中国的影子银行活动同房地产投资密不可分。如果房地产价格暴跌,以房地产投资为标的的金融产品也会陷入麻烦,从事相关业务的一些非银行金融机构将破产。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任晓
编辑:孟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