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蝶变,眼前的景色很难让记者相信这是一个贫困村,村道成了平整的油砂路,村里还修了广场,村民住宅改造成了特色民居。
更换被套床单,将牙具、杯子摆放整齐,给走廊上的花草浇水……6月下旬,记者走进洞口县溪瑶族乡宝瑶村咚咚客栈,32岁的店主肖冬正在精心整理房间。
宝瑶村位于洞口县溪国家森林公园境内,全村728人,瑶族人口占85%。由于群山环绕,交通闭塞,村里发展落后,2015年前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0户179人,属省级贫困村,村里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
2015年4月,省财政厅扶贫工作队进驻宝瑶村。“当时,除了种地,村里没有什么产业,但历史悠久的湘黔古道保存完好,民俗风情极具特色。”省财政厅驻宝瑶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曹云辉介绍,“走访调查后,我们觉得通过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和特色农产品,应该是当地产业扶贫的方向。”
结合当地特色资源,扶贫工作队着力完善宝瑶村的基础设施,包括硬化通组公路、实施农网改造等,并发动群众共建特色村寨。
乡村蝶变,眼前的景色很难让记者相信这是一个贫困村,村道成了平整的油砂路,村里还修了广场,村民住宅改造成了特色民居。
肖冬回忆,最初她对村里发展旅游业心存疑虑,但看了村里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外打工的她下定决心回乡创业。今年2月,她对自家房屋实施特色化改造,开了一家颇具特色的客栈。今年4月,咚咚客栈对外营业。“几乎每个周末都会接待一批游客。营业3个月来,月纯收入都有近万元。”肖冬告诉记者。
现在,宝瑶村已有5家兼具农家乐功能的民宿投入运营。
6月19日,由舒安平等4个村民投资组建的洞口瑶美生态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200万元,将重点打造宝瑶村特色民宿,村民可用闲置住房入股。
“目前公司整合了村里30多间闲置住房,其中11间来自贫困户。公司按照统一标准,对这些住房进行特色化改造,建成干净整洁、有wifi的特色民宿,让村民守着房子富起来。”舒安平介绍,下半年,公司将着手开发村里的人文与自然景观。
来源:三湘都市报
编辑:李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