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姚倩
“新马桶,敲了扔掉;新盥洗盆,拆了扔掉;新瓷砖,铲掉不要……”近日,记者在山东、吉林、天津、贵州等地调查发现,由于装修质量、风格喜好等问题,不少业主购买简装房、精装房后,又将开发商新装的瓷砖、马桶、盥洗盆等敲掉,“砸新换新”现象普遍。而住建部数据显示,“二次装修”造成的浪费惊人,仅“敲敲打打”这一块,每年损失在300亿元以上,相当于“敲掉”6万所希望小学。 (7月13日《大连晚报》)
精装房,因为其设计一体化、集中采购、统一装修,利于资源最大化并降低装修成本,比毛坯房更加节能环保。早在2002年,当时的建设部就正式推出了《商品住宅装修一次到位实施细则》,要求房地产企业开发商品住宅时将家居装修连同住宅主体结构一体设计、施工到位后销售,满足购房人直接入住的要求。目前,广州、上海、北京、深圳等城市的精装修楼盘早已达到50%以上,万科、恒大、绿城等知名房企也在全面推行精装房。作为绿色、节能的建筑产品,精装房已成为商品房发展的趋势。
根据发达国家的房地产经验,建筑与装修设计一体化是住宅产业化的必由之路。在我国台湾、香港地区,没有装修的房子就没有人买;在欧美发达国家,毛坯房则完全被淘汰。而在我国,房企开发精装房的比例的确在提高,但不少人购买精装房后,又进行“二次装修”,反而让这个原本以环保节约为理念的住宅产品,变成了另一种浪费。
为什么花钱买了精装房,又要敲掉这些装修呢?千屋一面、没有个性倒是其次,最主要的问题在于装修质量不过关。“新房瓷砖贴得不平整甚至有裂纹,马桶、盥洗盆样式很老、陶瓷不够白,马桶盖很薄、盖下时砰砰响”,所以,这些全新的装修都被当垃圾扔掉了。
精装房,重在一个“精”字。但若按装修公司的统计数据——九成以上的购房者都要换掉精装房里的一些家居建材,以至于每年二次装修的浪费达到300亿元之多,那“精装房”实在难以名副其实。而究其根源,笔者以为,精装房不“精”,关键在于精装房的标准不够细化。目前,各地新房强制性验收标准基本都对门窗、墙皮、开关插座及灯具、厨卫瓷砖和厨卫用具做出装修要求,但是只要装了就行,对于其质量却没有具体的验收标准。于是,开发商为了能通过验收,该有的倒是有了,但所选用的装修建材质量参差不齐。
浪费巨大,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潜在着巨大的节约空间。要避免二次装修的浪费,首先要保障精装房的装修质量。对于交房验收标准应该进行细化,不只规定必须装备什么器具,而且细化到这些装修器材的质量、保修的时间上来,对在装修上以次充好的开发商予以重罚,对装修质量的赔付标准作出规定。二是在统一精装的前提下适当“留白”,针对买房者需要的一些个性化装修,提供装修项目的“套餐”供业主选择。比如对卫浴用具有特殊要求的业主,可选择卫浴用品自行采购的套餐,这样就避免了买房者“砸新换新”。三是在规划设计阶段实行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一体化”设计,并在房屋预售时向买房者征询合理装修意见,对于装修用的品牌、器具的招标让业主代表共同参与,并将这些品牌和标准规范到精装修合同中。这样,才能真正让精装房“精”起来,达到环保与节能的目的,使我们的建筑成为精品建筑、绿色建筑。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姚倩
编辑:孟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