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财政贴息“国补”启动,专家呼吁从供给侧补贴转向需求端激活消费

来源:红网 作者:文洁 编辑:戴丹 2025-08-13 20:48:27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记者 文洁 海南陵水 报道

8月12日,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正式发布《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

本次针对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以及单笔5万元及以上的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等重点领域消费的贴息政策。

这一轮金融“国补”政策,旨在直接降低居民贷款成本、扩大国内需求,释放消费潜力,引起市场广泛关注。

在8月13日举行的2025博鳌房地产论坛全体大会上,一种共识是,中国经济需要构建以居民消费为核心驱动的增长模式。

樊纲:服务型消费应成未来消费市场重点

樊纲.png

樊纲在论坛现场。

“从补贴供给到补贴需求,是提振消费的关键转变。”论坛现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国家高端智库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开门见山地指出。在他看来,中国经济当前的主要问题是需求不足。

樊纲分析,消费意愿疲软的背后,不仅与收入水平相关,更与居民对未来收入、社会保障、就业等预期息息相关。

在他看来,物质消费已接近天花板,而旅游、康养、教育、医疗等服务型消费潜力巨大,应成为未来消费增长的重点领域。“有针对性和有期限的消费补贴才能发挥作用,从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实践看,已初见成效。”

樊纲认为,通过稳定收入预期、完善社保体系、降低住房成本、释放服务型消费潜力,财政资金和政策工具应更多流向需求端,形成“需求拉动供给”的良性循环。

洪灏:消费模式亟待市场化转型

洪灏.png

洪灏在论坛现场。

“要提振消费,必然要有思维模式的转化,从以前的计划型思维转化成一个以市场为主导的思维。如果消费起来了,消费自然会形成一个终端的需求,刺激供给端消费,否则就会出现产能过剩的局面。”论坛上,经济学家洪灏谈及消费问题时称。

他从经济运行机制的角度指出,中国长期以来依靠供给侧调节实现既定增速目标,这在一定时期内推动了新能源、光伏、电池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但这也带来了产能过剩与价格竞争激烈等问题。

“消费端很难通过行政手段直接控制,短期补贴的拉动效果有限。”洪灏表示,要提振消费,必须从计划型的供给导向转向市场化的消费导向,让居民家庭根据自身需求与收入形成稳定、持续的消费动力。

他认为,消费不仅受到人口趋势、房地产价格等长期因素的影响,还存在3至4年的短周期波动。在长期结构性问题难以快速逆转的背景下,应在短周期下行阶段加大需求端支持力度,例如提高育儿补贴、增加养老金水平,以对冲短期消费下滑压力。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提振消费,不仅需要财政支持和短期刺激,更需要让居民愿消费、敢消费、能消费,推动中国经济在新的全球环境中实现可持续增长。

来源:红网

作者:文洁

编辑:戴丹

本文为房产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fdc.rednet.cn/content/646942/57/1519925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房产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