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文洁 海南陵水报道
8月13日,《观点指数 • 2025中国房地产全产业链发展白皮书》在2025博鳌房地产论坛全体大会上正式发布。
今年上半年,房地产市场在分化调整中呈现出明显的“头部集中”与“产品制胜”特征。权益销售额超过500亿元的企业增至7家,全口径千亿阵营扩大至4家,集中度继续提升。保利发展、中海地产、华润置地稳居全国前三。
报告显示,2025年中国房地产市场上半年行业运行的核心特征是,市场结构性分化持续深化,“好房子”建设政策加速落地,智慧建造与数字化营销正在重塑竞争格局。
行业趋势:头部稳固,但市场总量承压
2025年1-6月,权益销售金额超过500亿元的房企增至7家,全口径销售额突破千亿元的房企增至4家。保利发展、中海地产、华润置地分别以1143.8亿元、946.6亿元、738.2亿元的权益销售额稳居前三;招商蛇口、万科、绿城中国、建发也成功跻身500亿元以上梯队。全口径销售方面,保利发展、绿城中国、中海地产的销售额均超过1200亿元。
尽管头部销售表现稳健,行业整体投资意愿依旧谨慎。
数据显示,到位资金方面,1-6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50202亿元,同比下降6.2%。同期,房屋新开工面积30364万平方米,下降20.0%。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22288万平方米,下降19.6%。
报告认为,新开工面积同比持续下降主要是受制于销售走弱,房企减少拿地,降低施工进度。而竣工方面虽然有“保交付”政策支持,但整体降幅还是很大。
“聚焦”“核心”“一线”成为房企投资布局的高频词,核心区域项目安全边际高、去化周期短、回款快。
产品趋势:“好房子”进入政策落地期,改善型需求主导市场
从上半年情况来看,政策驱动下的行业新变局,“好房子”迎来新发展机遇。国家及地方层面围绕好房子密集出台政策,标志着行业已经进入到真正的产品时代。
5月实施的《住宅项目规范》在层高、隔音降噪、适老化设计、消防安全等方面全面提升标准,推动住宅产品进入品质竞争阶段。
据观点指数了解,当下一二线城市的好房子更聚焦高端改善,品质与配套是首要考虑的要素,消费客群对价格敏感度较低,但对品质有高要求。但无论城市能级,“得房率”“层高”“全屋智能”“好社区”等要素已成为热销项目的关键标签,要求房企必须在产品上以更高的标准进行精耕细作。
上半年,改善型市场热度走高,成为销售亮点,产品力与服务力是制胜核心。研究发现,改善型住宅主力客群为35-50岁中高端群体,高得房率、低容积率、全屋智能、“好社区”等标签成为热销项目特征。
观点指数指出,“地段+产品+配套”的组合拳叠加优质物业服务,正成为房企构筑长期竞争力的核心路径。
数字化赋能,营销与运营“双线提效”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适应人民群众高品质居住需要,完善标准规范,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 “好房子”。
在获客成本上升、传统营销式微的背景下,房企加码数字化营销与智慧建造。
BIM、物联网、AI审图等技术已与“好房子”建设深度融合,广泛应用于高品质项目,实现高效设计、精准施工与全生命周期管理;数字化营销则通过线上购房平台、VR看房、直播带看等手段,打通全流程转化。
在长沙,积极探索智能建造全链条发展模式成为发力方向。
作为全国首批智能建造试点城市,长沙发布了《长沙市智能建造项目评价技术导则》,首创智能建造1.0-5.0标准化应用场景评价体系。
“长沙已形成‘政策—技术—产业—人才’智能建造全链条发展模式。”长沙市住建局党组书记、局长张跃先介绍,长沙推出了“55111”发展体系、“四梁八柱一底座”体系和“一五八”工程等一系列创新举措,构建了“平台产业化、产业平台化”新生态,实现了“技术研发—场景应用—产业集聚”的良性循环。
观点指数认为,2025年房地产行业的三大核心动能是:聚焦安全边际高的优质区域、以更高标准打造“好房子”、深度融入数字化建设与营销体系。
来源:红网
作者:文洁
编辑:戴丹
本文为房产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