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房企逆市拿地商住地最火 知名房企造新商机

来源:经济时报 作者:段亚雄 编辑:邹双 2014-07-09 08:48:40
时刻新闻
—分享—

   尽管上半年东莞整体楼市表现疲弱,但土地市场仍保持一定的市场热度。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东莞土地供应331.25万平方米,同比增加2.56%;土地成交319.7万平方米,同比减少0.88%。商住地楼面地价2357元/平方米,同比下降1.77%。同时,品牌开发商在莞拿地活跃,碧桂园在东坑、横沥和塘厦皆有地块入囊。

   商住地成交面积大增逾六成

   今年上半年东莞楼市降温已成定局,这种降温体现在商住地的价格上。东莞中原地产数据显示,上半年商住地楼面地价2357元/平方米,同比下降1.77%,相比2012年同期下降4.63%。

   尽管上半年整体楼市表现十分疲弱,但东莞土地市场仍保持一定的市场热度,反映短期内的楼市状况难以改变开发商对东莞楼市长远的预期信心。数据显示,上半年东莞土地供应331.25万平方米,同比增加2.56%。其中,商住地供应116.4万平方米,同比增加61.28%。成交方面,上半年东莞土地成交319.7万平方米,同比减少0.88%。其中,商住地成交93万平方米,同比增加63.26%。

   据东莞中原相关负责人透露,商业用地供应的放量对整体土地供应的拉动作用明显。近年来东莞多个商业项目拔地而起,政府通过引进万达、绿地以及后期的王府井等品牌开发商的介入,从而带动东莞商业地产的发展。

   品牌房企在莞拿商住地活跃

   瑞峰置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品牌开发商在莞拿商住地活跃。碧桂园分别在东坑、横沥和塘厦皆有地块入库,6.62亿元收地22.98万平方米,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地主”;万达地产在东莞的第四座万达广场落户虎门;恒大地产收获万江面积约11万平方米的地块,继续深耕东莞城区;首铸集团和绿地集团也在今年上半年进军东莞房地产市场;丰泰集团、深圳益田集团、利丰地产在上半年皆在自己熟悉的区域有地入库。

   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工作人员表示,从开发商拿地背景来看,上半年东莞拿地企业背景以外来房企为主,外来企业共拿商住地12宗,占地面积合计75.03万平方米,占整体的80.7%;而本土企业拿商住地7宗。“2014年的楼市状况与2013年存在较大差别。”该工作人员分析,信贷收紧直接成为制约楼市上行的主因,销售回款的不顺畅以及开发商融资成本的提升,直接影响企业购地补仓的计划。

   在行业资金环境趋紧的情况下,品牌开发商逆市拿地,一方面品牌开发商在应对调控风险、资金来源的多元化,拿地条件更为成熟;另一方面现阶段不少中小企业由于资金趋紧,将重心放在货量的去化上。品牌开发商则借机抄底土地市场,以底价或低溢价拿地,土地资源向资金实力较强的企业靠拢。

   底价、低溢价地块成交突出

   记者从东莞中原市场研究部了解到,上半年东莞商住地成交19宗,其中流拍地块5宗,流拍率占比达21%;而底价成交7宗,占比29%。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房地产行业市场不景气,开发商拿地意愿大受影响,流拍和底价成交情况较为突出。过往东莞土地市场出现不少地王,但盘点一些地王已风光不再。

   据某品牌房企相关负责人透露,部分地王由于地价偏高,占整体成本价高,存在经营不善的现象;个别地王或通过品牌开发商的合作共同开发,或转让。高价拿地的背后存在一定风险,预计后市高价拿地的现象将有所减少。

   “底价成交和流拍现象成为常态。”瑞峰置业市场研究部总监李毅表示,一方面,房屋销售的萎靡不振,迅速蔓延到土地市场,土地市场回暖后劲不足;另一方面,楼市成交持续低迷,市场观望情绪不减反增,开发商市场预期从年初的谨慎乐观转向谨慎甚至悲观,放缓了拿地节奏。此外,对内信贷收紧、利率上升等因素导致资金链偏紧,而海外融资渠道也因人民币贬值、美元转为强势等因素难度加大,房企更是以消耗库存为主,拿地意愿不高。  

来源:经济时报

作者:段亚雄

编辑:邹双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房产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