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艺长沙】刘坤庭:铜官窑在“玩”的理念中传承和创新

来源:红网 作者:戴丹 赵晶 编辑:孟畅 2017-08-15 15:55:06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文化之于城市,既是灵魂和软实力,更是角逐未来竞争的力量源泉。在长沙,随着城市的焕新发展、居民对文化艺术消费需求的提升,长沙人的文艺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关注身边的城市,2017年7月底,红网传媒、红网房产、金茂长沙策划推出“文艺长沙、七载新生”系列活动,走近各行各业的文化艺术大师,以访谈形式来触摸长沙的文化基因,发掘城市文艺新生的力量,发现更美的城市生活。这一期,我们走近了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刘坤庭,来听听他心目中的“文艺长沙”。

  相关链接:
  【文艺长沙】李少波:以文艺之名勾勒长沙文化肌理
  【文艺长沙】魏春雨:城市应该是一杯鸡尾酒
    【文艺长沙】李艳:有湘绣的长沙更有色彩更文艺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刘坤庭

  红网时刻长沙8月15日讯(记者 戴丹 赵晶 摄像 赵经纬)8月11日下午,在铜官古镇“泥人刘”艺术陶瓷厂,当我们见到陶艺大师刘坤庭的时候,他正手握画笔,在一个成形的陶泥杯上创作,很快,一个正在玩耍的总角小胖孩形象便跃然于笔下。

  “我们长沙人、湖南人爱玩,在玩的基础上,很开心的在创业。”刘坤庭说,长沙有一种快乐文化的基因,这种基因也影响着铜官古镇上搞陶艺创作的人们,而他自己最喜欢的就是画天真快乐的孩子,画自己童年时代小镇上的人情风物。

  这位在铜官土生土长的陶艺大师,目前最大的愿望就是让铜官窑的艺术品走进老百姓的生活。

  让铜官窑的艺术品走进百姓生活

  一张门板大小的长方桌上,摆满了各种形态的泥坯,几米开外就是一座窑炉,成捆的木材堆放在窑炉旁边。“平时开的是气窑,这个是专门烧木材的,窑火一个月才开一次,烧出来的陶器有天然的‘火焰色’,颜色特别漂亮,但是成功率比较低,大概60%左右。”

  天天与陶泥和窑火为伍,工作状态下的刘坤庭衣着非常随性,一件破了洞的棉质旧衣被汗水浸湿,半贴在身上,即便有镜头对着,他也毫不在意。但一聊起铜官窑的话题,刘坤庭的眼睛里马上燃起了亮光。

  “近段时间的创造重点,是以茶器和食用器皿为主。湖南是产茶大省,铜官的茶器以前比较少的,这几年随着人们对铜官陶泥的化验,发现铜官的泥土富含硒,这是一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这一块也是有很大的市场。”在他看来,陶瓷应该与时俱进走入寻常人家生活,当百姓们感受到它的魅力,有了市场,这项技艺才能更好地传承。

  早几年,刘坤庭的创作重心还是艺术品,但随着市场转冷,特别是高端艺术品的需求缩减,他的创作重心开始向一些民用的实用器皿转化。

  他特意向记者介绍了一组自制创新茶壶,过去铜官是不常做茶壶的,陶土收缩率太大,经过将原有陶土科学配置,陶土收缩率减小、稳定性提高,做出来的茶壶密合度变好。刘坤庭的茶壶壶身刻画了裂纹、壶盖上添上一只栩栩如生的独角兽,颇具艺术感。“铜官的茶具透气好,铜官窑很适合做成家庭民用器。”令他欣慰的是,老百姓对铜官窑的接受程度也比较高。“我的愿望是,让铜官窑的艺术品走进老百姓的生活。”

  在传统手法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创意

  “北有天津泥人张,南有望城泥人刘”,1963年刘坤庭出生的出身于薪火相传的陶瓷世家,祖父刘子振,长沙铜官窑技艺继承人、湖南第一届工艺美术大师,有“泥人刘”之称。刘坤庭从小深受祖父熏陶,幼年开始接触陶艺,十五岁跟随祖父在陶瓷研究所从事陶瓷雕塑技艺,他在传承民间传统手法的基础上融进更多现代新的创意。

  1986年,人民大会堂湖南厅一对羽翼达1.8米宽的大型陶瓷浮雕《鹰》由刘坤庭牵头设计制作;并参与制作了郴州女排训练基地长39米、高3.4米的大型复色彩陶瓷壁画《中国姑娘》。2005年为长沙藩后街设计制作D系列历史长廊浮雕壁画,再现了古街历史风情。2006年刘坤庭被长沙市民间文艺协会授予长沙市民间工艺十佳传承人,2007年被湖南省民间文艺协会命名为湖南文化杰出传承人。

  拿起一团瓷泥,用手轻轻揉捏,渐渐分出了人的头、身和腿……一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塑像就在刘坤庭的手中诞生。在他的案头,一套以孩童玩乐为主题的泥人作品尤其吸引人的眼球,这套作品被命名为《乐》。“长沙是文化娱乐之都,我们长沙人、湖南人爱玩,在玩的基础上,很开心的在创业。特别是我们铜官是结合了这一块,铜官的陶瓷的设计都是在玩的理念中传承和创新。”

  《乐》生动刻画了孩子玩耍、捉迷藏时的情景,每个孩子脸上洋溢着快乐和童真。“我的作品主要是以传统的东西为主,小题材的东西,就是自己小时候生活中的一些场景,我生活的地方的小故事。”

  刘坤庭说,他尤其喜欢做小孩子。“小孩子那些天真,每天很快乐的感觉,在我脑袋中印象很深,现在的孩子要像我们小时候那样,很难。小孩子要回归自然。”

  打造千年小镇需用好“铜官窑”这张牌

  在铜官土生土长,见证着这座千年小镇从人气兴旺到落没,再到复兴,在刘坤庭的眼中,铜官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光明的。

  “随着政府着力的打造,做孵化器,对手艺人的尊重,铜官以前出去打工的手艺人大批都回来了。特别是这两年政府做创客基地,鼓励全国各地学艺术的学陶瓷的艺术生到铜官来创业,这两年,像我这样的工作室每年是上百家的增长。”

  刘坤庭认为,铜官做陶瓷产业,再搞大批量的生产,在当前这样的市场条件下已经不现实了,但是按现在的思路,去孵化陶瓷文创小微工作室,每一家工作室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个性,走文旅结合的路子,会是一条现实可行的路径。

  “铜官以前没什么游客,从去年开始,每到周末,镇上的车都很难停,都是这些小创客给古镇带来了新繁荣。”

  在刘坤庭看来,铜官要兴旺,必须用好“铜官窑”这张牌,要将祖祖辈辈在铜官制陶的老居民安顿好。有了老的居民,才能更好的传承当地的民俗文化,才能说好千年小镇的故事。“长沙窑的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至唐代,有很多故事,要把这些故事说好。”

来源:红网

作者:戴丹 赵晶

编辑:孟畅

本文为房产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fdc.rednet.cn/c/2017/08/15/631435.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房产频道首页